一起读汤鸿霄自传(2):体会博采众长的价值
AG期刊微信公众号一起读汤鸿霄自传的连载继续。
前情回顾 一起读汤鸿霄自传,兼谈Jim Morgan关于pH的段子
汤先生自传的第三节讲述了他“第一篇专论的形成”(1964年),第五节回忆了“两位大师讨论我的研究方向”(1985年),又提到了写作这一篇专论的心得。笔者对这两节的一些细节印象尤为深刻。
汤先生这一篇专论的题目是《浑浊水铝矾絮凝机理的胶体化学观》,于1964年在上海给水净化学术会议上宣读,而且得到一些从欧美留学回国的自来水工程界学者如林家濂等的赞赏,并立即被选中刊登于次年的《土木工程学报》上。
在汤先生的文章发表之前,Werner Stumm和他的博士生Jim Morgan,以及他的博士后Charles O’Melia 等先后发表了两篇论文,被称为“凝聚的化学观I,II”,被认为是此领域的经典之作。
汤先生自认当时只是一名中国的水处理工程初级研究者,尚没有资格和勇气写一篇英文论文去参与国际学术讨论,但他查阅欧美以及俄日诸国文献后,经过比较分析思考,博览数十篇各种语言的文献后,加上若干自己的见解,利用文献上的典型实验资料重新计算,并结合中国各地土壤和水质特征,写出了这一篇专论。汤先生总结到,他能写出这篇专论,得益于他能阅读各种非英文的科学文献,遍采各家之长。
而到了1985年,他在Eawag从事访问研究时,他自己写作这一篇专论时广泛阅读的多篇俄文及日文文献所获得的研究思路和理念,引起了Stumm 和O’Melia的注意和兴趣,拓宽了他们只关注英文文献的视野。汤先生在33岁写第一篇专论时养成的治学习惯,为他54岁于瑞士访学之际,为与水化学之父Werner Stumm共同发表两篇对他弥足珍贵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这种基于博采众长的学术争鸣,甚至部分影响了Werner Stumm后期的学术观点。(详见第七节)。
汤先生的自传中写到: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和欧洲掀起了一场关于水处理混凝过程作用机理的讨论,主要是美国水处理届权威学者Black,因发明颗粒电泳仪测定絮体的zeta电位而主张混凝作用的物理理论,而Stumm、Morgan和O’Melia则根据化合物的形态特征和化学计算关系而主张混凝作用的化学理论。他们各抒己见,并都发表了若干论文,也引起许多研究者参与论战。不过,他们因语言关系对当时苏联如杰里亚金、明茨,日本如丹保宪仁等有关学者在混凝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知之较少。我因为在中国得以接触更多国家的文献,于1964年综合美国、欧洲一些国家、苏联、日本有关的文献和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发表了一篇专论 。。”
“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Stumm和他的博士生Morgan发表了Chemical Aspects of Coaugulation, 1962,又和O’Melia发表了Stoichiometry of Coagulation, 1968。这两篇论文开辟了混凝过程新的化学理论观念,成为该领域的经典论文。在这次讨论中(笔者注,1985年汤先生抵达eawag的第二个星期,与Stumm和O’Melia两位大师连续两个上午的讨论),他们感到集合混凝剂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原有的化学观。。。” 【笔者把这两个章节拍照附在本文最后,供大家阅读。】
最近有幸与一位资深的水文地球化学家通信交流,得知这位前辈也精通俄文,与著名的俄罗斯学者合作,并从其俄文论著中受益良多。今天又联想到汤先生自传里这一段“遍采各家之长”的故事,不禁心生感慨,于是随手写了一篇今天的推送。
目前我们的学术界明显是英美主导的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这种体系有它的成功之道和积极作用,但也要清楚认识到,我们不能简单地排除以俄文,日文,以及中文发表的文献,忽视它们的学术价值,更不能选择性无视这一群学者的努力和贡献。其实作为个体来讲,我们或许无暇单纯为了博采众长再去学习第二外语,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面对如H index,Nature Index, ESI hot paper, 影响因子,高被引作者等英美主导的“世俗”评价指标时,能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
推荐阅读
AG经典专栏
“微言大义”专栏
A G 期 刊
投稿邮箱|ag_eic@fudan.edu.cn
稿件(word文档)以邮件形式发送给邮箱
终稿会向投稿人确认信息无误后再发布
投稿内容包括且不限于
论文推送,学术活动,社群动态,招聘信息